肩是全身最靈活的關節,也是最容易“累”的關節之一。
據世衛組織統計,肩頸痛困擾著全球約10億人,中國約有2.6億人也深受其害。肩頸痛的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,高發年齡已降至30歲以下。
肩是連接頸椎、胸椎以及胳膊的重要部位,周圍這幾個部位出現問題和肩膀本身勞損,都可能引起肩膀酸痛,因此肩膀也是最容易產生疲勞和疾病的關節。
4大元兇招來肩痛
1. 肩部肌肉勞損
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,例如伏案工作、開車,都會使頸肩部位的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,得不到放松。
長此以往會造成慢性勞損,因此出現肩膀酸脹、疼痛。年輕人肩膀酸痛多屬于這一類。
2. 頸椎病
頸椎跟肩膀相鄰,因此頸椎病發作時,頸椎和肩膀酸痛常“結伴”出現。
此外,如果頸椎病較嚴重,壓迫了神經根,還可能出現肩膀、手臂的麻木。
3. 肩周炎
50歲左右是肩周炎高發期,如果頸肩部夜間疼痛、上舉手臂疼痛、肩關節活動受限,且在勞累、受涼后出現,那很有可能是肩周炎。老年人的肩膀痛六成是肩周炎導致的。
4. 肩袖損傷
長期從事網球、棒球、游泳等運動的人群,慢性肩袖(肩關節周圍的肌腱)勞損比較常見;猛提重物、摔倒時肩部支撐、外來暴力牽拉時,可能造成急性肩袖撕裂。60歲以上老年人,約三成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。
肩在人體中有多重要?
肩是承擔身心壓力的地方;
肩是承擔頭部重量的必經之地;
肩是感覺神經回傳信息的必經之地;
肩是頭部氣行的唯一途徑;
緩解肩痛小妙招
常按后溪穴
小腸經上的后溪穴,可治療頸、肩、腰等部位疾病,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,可隨時按摩。
位置:微微握拳時,在小指的掌指關節旁的凹陷處。
按摩方法:坐在桌子前,把雙手后溪穴貼在桌沿上,輕松地來回滾動,穴位上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,每天3~5分鐘即可。長期堅持對頸、腰椎病及保護視力作用明顯。
“熱養”才是最好的養肩藥
肩膀要“熱”養
肌肉酸痛,疲勞等癥狀,是因為運動中出現了大量乳酸,華夏良子溫灸大椎穴可以快速地減少乳酸的積累,緩解疲勞的產生。艾灸還能夠促進頸項部和頭部的氣血運行,可以改善由于氣血不能上達造成的肌肉酸疼,失眠、健忘。
在家時,還可睡前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肩頸部,或洗澡時用熱水沖大椎穴10分鐘左右,能起到類似溫灸的作用,促進肩部血液循環。
經常做肩頸,可以幫助氣血循環,會起到非常有效的固本,固元,預防保健作用,改善亞健康體質!